返回首页
风景名胜
风景名胜
威信县,隶属于云南省昭通市,位于云、贵、川三省结合部,俗有“鸡鸣三省”之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曾在这里召开了著名的“扎西会议”。全县幅员面积近1400平方公里,有汉、彝等民族42余万人(2010年)。威信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农业以玉米和水稻、烤烟为主。威信县拥有观斗山石雕群、扎西会议会址和规模宏大的天台山溶洞,樊人悬棺及天星国家级森林公园等。
威信位于东经104°41′15″~ 105°18′45″、 北纬27°42′30″~28°07′30″之间,东西最大横 距57千米, 南北最大纵距36.6千米。东与四川省叙永县、古蔺县接壤,南与贵州省毕节县、云南省镇雄县相连,西与彝良县和四川省筠连县交界,北与四川省珙县、兴文县毗邻。县城扎西距省会昆明市680公里,距昭通市政府所在地286公里,距重庆直辖市359公里,距四川省会成都市420公里,距四川省泸州、宜宾、自贡市均在200公里左右,具有"行政区划属云南,经济流向朝巴蜀大地,与长江中下游发达地区经济带紧密相连"的区位优势和特点。
清雍正六年(1728年),降镇雄府为镇雄州,隶乌蒙府(雍正九年改称昭通府)。在原威信长官司、安靖长官司的基础上置镇雄州分防威信分州(简称威信分州),设州判协助知州就近管理督粮、捕盗等事宜。雍正七年,镇雄州清丈土地,划为10里51甲993个村寨,其中威信分州辖下东向化里6个甲,127个村寨。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设扎西汛、长官司汛。宣统元年(1909年)撤销。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升镇雄州为云南直隶州。
民国元年(1912年),威信各甲绅民向省请求由镇雄划给上东、中东共10个甲,加上原有下东6个甲成立威信县。民国2年(1913年),设威信行政区,隶镇雄县。原6个甲改为6个区,辖18个保。民国10年(1921年),威信行政公署由长官司移驻扎西。民国21年,设威信设治局。民国23年(1934年)9月,设威信县,以扎西为县城,直隶云南省(1942年隶云南省第一行政督察区,即昭通地区)。
1950年7月,威信县解放,设威信县人民政府。10月,威信县设4个区,第一区治扎西,第二区治旧城,第三区治麟凤,第四区治双河。
2005年底,威信县有8乡2镇,有村(居)民委员会87个,有村民小组1621个、居民小组12个。
花房子
小三峡
会议馆
烈士陵园
健康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