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宝山位于云南省剑川县城西南25公里处,因山上的红砂石成龟背状裂纹,如狮似象像钟,得石宝之名。是国务院 首批公布的全国44个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是大理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大理石宝山景区位于大理市北120公里的剑川县境内。石宝山为丹霞地貌,球状风化石形成的奇峰异石如钟、如 箭、如狮、如象,高者成崖,错落有致,别具一格。景区内胜景迭出,有石钟山石窟、道观宝相寺、金顶寺、海云居寺观、石钟水库等。这里林木茂盛、石趣无限,庙宇别致景色独特,尤以 石窟和摩崖造像而声名久远。其景区包括海云居、宝相寺和石钟山石窟等3部分。
在众多石雕中,有菩萨、帝王、外国高僧等造像,还有女性生殖器石雕"阿姎白"。石窟造像雕刻精美,具有浓厚的 地方色彩和民族风格,是白族人民艺术的缩影,是南诏、大理国时期(公园738-1253年)的艺术瑰宝,是研究南诏、大理国社会历史和文化艺术的珍贵实物资料,也是白族和国内各民族及我国 和东南亚、南亚、西亚各国进行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是研究南诏大理国时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宗教和民俗的珍贵实物资料。剑川石窟可以和敦煌媲美,被人们称为"北有敦蝗,南有 剑川"。
千狮山(满贤林)原名“蟒歇岭”又名“买闲林”,取“买取深林半日闲,万户烦恼随云去”之意。景区面积3.2平方公里,位于剑川县城西沿岩场沟而上的1.5公里处。山上山岩嵯峨,松林苍翠。峭壁上,历代名人的题字高镌于上,道劲雄浑、气势非凡。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也因“爱其幽静,为息阁中作记半日”,在此流连忘返,写下脍炙人口的游记
满贤林千狮山石雕是剑川石雕跨越千年时空的技艺传承。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和开拓进取,剑川石工为后辈留下了丰富的石雕文化艺术宝库。最终,打造出了以满贤林群狮石雕为代表的千狮山“世界双绝”。千狮山陈列收集了众多老石狮,山上依山傍岩雕刻了从东汉开始,历经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九个朝代的白族民间狮纹石狮,自古就有“狮吼贤林”的美誉。
现已雕刻和收藏形态各异的石狮3268只。这些狮子因石而成,栩栩如生。高崖顶上的雄狮雄赳赳、奋鬃嘶吼,路边坡石上的狮群有的俯身饮水,有的喜洋洋地投球滚珠,有的紧贴母狮,有的背驼童子。更有狮群昂首眺望,守卫疆界,抑或表现雄狮教授幼狮如何捕捉猎物……除此之外,还有高25米、长15米、宽12米的“千狮王”,为国内外罕见的石雕巨狮,被雕刻在海拔2780米的千狮山(满贤林)悬崖峭壁主峰的天然大岩石上,是目前全世界体积最大的狮子
雕狮中的“千狮壁”、五代十国狮纹等吸收和运用了中原狮纹原型,采用白族石雕技法,将汉文化与白族文化融为一体,体现了白族人民“兼收并蓄”,开拓务实的和谐、包容、谦和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