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山古城建于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由于种种原因,古城的东、西、南三座古楼已毁,今只有北门古楼和城中的文笔楼幸存下来。古城池形如棋盘,24条街和18条巷星罗棋布,纵横交错,是典型的明清风格“棋盘式”城池布局。走进古城,映入眼帘的是青瓦白墙、木雕大门、黑底鎏金的招牌、被岁月磨得光亮的石板路。街道上的房子,底层一律是店铺,临街的门面都是木质的,把门板都下了,整个屋子就向街心敞开着。店门也是家门, 没有扎眼的时尚招牌,也没有走遍天下都一样的纪念品。那些马具店、碑刻店、古董店、剃头店、小吃店……可以让你逛个够。古街上,背着书包的、挑着蔬菜的、提着鸟笼的、甩着空手的……人们从古楼的门洞穿梭而过,来来往往行走于古街上。岁岁年年,热闹的景象似乎在这条古街上定格。
清晨,你可以在古街选择一家早点铺,吃上一碗火巴肉饵丝或者一碗巍山一根面。转出来在街边,可以花上几元钱买一堆刚采的菌子。如果有兴趣可以在碑刻店或古董铺里泡一个早上。每一条小街、每一条小巷,都涌动着一种亲切的氛围。随便进到一户人家,古朴清幽的庭院;清香扑鼻的花木;满院子都是绿,梅兰竹菊风姿绰绰,山茶杜鹃争奇斗艳。山石砌成的花台、假山别有韵味。沿古街一直往北走就到了拱辰楼。拱辰楼原建于明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高23 .4米,长47.1米,宽24.6米,由28根合抱的大圆柱支撑,四面出厦,雄伟壮观。城楼上檐南面悬挂有清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蒙化府同知康勷题写的“魁雄六诏”的巨匾;北面悬挂着清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蒙化直隶厅同知黄大鹤书写的“万里瞻天”大匾。
巍山是南诏国的发祥地和故都,南诏国采取“独奉唐朝为正朔”的政治路线,给后人留下了众多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等觉寺始建于南诏国时期,建筑布局严谨,集塔、寺于一体,是巍山最大的佛教寺院,南诏博物馆就设在等觉寺内,整体布局体现了“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的结构特点。主轴线以等觉寺为重点,是一个集现代博物馆和古建筑为一体的博物馆。
一座博物馆就是一本历史教科书,博物馆以南诏文化为主线,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南诏溯源”、第二部分 “南诏大国”、第三部分“南诏遗珍”。以 “红河源”河流造型开启历史之门,厅内的地面上刻着南诏的开创者细奴逻创业,到末代南诏王舜化贞被权臣郑买嗣篡位的一百多年历史。
南诏博物馆内最值得一看的是太阳宫。坐北朝南的太阳宫,是等觉寺古建筑群重要组成部分。太阳宫建于明永乐十六年(1418年),为当时的蒙化土知府左氏与寺僧无用建造,明清两代进行了修缮,是等觉寺的精髓。太阳宫采用的单檐歇山顶式建筑等级和规格仅低于庑殿顶,在造型上虽没有重檐歇山顶式华丽,但独具明代早期建筑的特点和风格,屋面四角出檐长,起翘大,气宇轩昂又不失古朴典雅。经过修复的建筑,基本保留了原貌。精湛的建筑工艺更增添了太阳宫的艺术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