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关县位于滇东北乌蒙山区,是昭通市唯一腹心县,幅员1721平方公里,最高海拔2785米,最低海拔492米。全县总人口9.9万户28.6万人,有苗、彝、回等25种少数民族。全县险关重叠、关镇坚固,“大关”因此而得名。历史悠久。
✨逛的是(盐津县城)20分钟逛完城区,就一条主商业街贯穿城市
龙凤汤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传统名肴,此菜汤色微红,清澈见底,是一道滋补药膳。
🌳吃的是(钟师面馆)猪蹄水粉12元(居然有三个大猪蹄子)
跟着赛事去旅游,爱上一座城!看山看水看球赛,品盐津美食!观盐津灯光秀,看画圆战杯篮球赛!品盐津美食,观古道雄风!
盐津豆沙关五尺道,听说是秦朝就有的古驿道🚶
拍照是(盐津县城)非常的出片,一整条多巴胺颜色主街,色彩丰富,满足少女心
豆沙关虽小,来历却很大,要追溯到先秦春战国时代。 古蜀王杜宇带着部族入蜀,取道盐津,途径豆沙关,是斧劈刀削般耸入云霄的断崖,滚滚朱提江水拍击着冰冷的崖壁,幽暗黑森的密林中,野兽的叫声隐隐传来。这是人类的足迹第一次踏上这片净土。
春秋时期,濮人与楚人失和,在楚国的几番打击挤压下,濮人沿长江而上,直至朱提江(即今天的关河)流域,定居下来,并建立了僰侯国。此后,濮人便被称为僰人。今天,豆沙关河对岸的半崖上,还保留着僰人悬棺。
♥关内著名的五尺道,始建于秦,现残存长约350米,道宽五尺,每级石阶宽窄高低不一,路面留有马蹄痕印数十个。它是由川入滇,到缅甸、印度的“蜀身毒道”(古西南丝路)的重要通道。
♥先秦古道、朱提水道、内昆铁路、滇川公路、水麻高速路在此“五道并行”,更是被称为“交通活化石”。
青石板的街和各种商铺与“马栈”,均悬挂着古色古香的匾额楹联,皆隐现着抹不开化不去的万古云烟,有人言道“南有和顺,北有豆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