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亚托拉提普


奈亚拉托提普(Nyarlathotep)最早出现在洛夫克拉夫特于1920年创作的同名故事《奈亚拉托提普》(Nyarlathotep)中。在故事里,奈亚拉托提普被也称为“伏行的混沌”(the crawling chaos),他被描述成为一个有着深色皮肤(swarthy)、身材瘦削,模样看起来像是埃及法老的人。

设定/形象演变/发展史

蕃神之使者

在1926年创作的《梦寻秘境卡达斯》(The Dream-Quest of Unknown Kadath)中,奈亚拉托提普再次以伦道夫•卡特敌人的身份出现在了故事里。在这个故事里,奈亚拉托提普的有了更加埃及化的形象,故事里说:“那是一个高大但瘦削的身影,长着一张古代法老年轻时的面庞,身披五光十色的华丽长袍,头戴一只天然闪烁着光芒的金色双重冠”(这也是后来“黑法老”这一称号或化身的最初源头)。同样也是在这个故事里,奈亚拉托提普在将卡特送上夏塔克鸟,派往阿撒托斯所在的终极混沌时,他说到:“向一切祈祷不要遇见我的另一千个面目(forms)。别了,伦道夫•卡特,你要小心;因为我即是奈亚拉托提普,我即是伏行之混沌。”这句话也就是后来“千面之神”称号的依据。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我们今天将奈亚拉托提普看作“外神(Outer Gods)的心魂与使者”,但在洛夫克拉夫特笔下,他实际上是“蕃神(Other Gods)的心魂与使者”。这里所谓的“蕃神(Other Gods)一词实际上只出现在梦境系列的小说中(《蕃神》与《梦寻秘境卡达斯》),它所涵盖的范围也只是指阿撒托斯及其一众从属。因而在洛夫克拉夫特笔下,奈亚拉托提普与现在爱好者们熟知的,被归类为外神的犹格•索托斯,莎布•尼古拉斯等存在并没有太大的关联。

直到1951年德雷斯创作《The Keeper of the Key》时,他才将奈亚拉托提普变成了“旧日支配者的信使”(messenger of Ancient Ones)。随后,混沌社在将外神从旧日支配者这一阵营中分离出来后,这个称号也就变成了现在的“外神(Outer Gods)的心魂与使者”。

千面之神

与克苏鲁神话中的其他存在相比,奈亚拉托提普的另一个特别之处在于他拥有许多不同的形象。在《梦寻秘境卡达斯》中,奈亚拉托提普曾对伦道夫•卡特所说:“向一切祈祷不要遇见我的另一千个面目。”。而这也为作家们创作不同形象的奈亚拉托提普打下了基础。

The Black Man黑暗之人

除了埃及法老面目,洛夫克拉夫特在1932年的《魔女屋中之梦》(The Dreams in the Witch House)中创造了奈亚拉托提普的另一个形象:“The Black Man”。在故事里,奈亚拉托提普的这个形象被描述成为了“一个高大精干的男人,有着一身暗黑色的皮肤,却看不到一丁点儿黑人的特征;他既没有胡子也没有头发,身上只穿着一件由某种厚实黑色织物缝制的怪异长袍。”(所以请不要再说一些奥巴马与奈亚拉托提普的胡话了)在故事的另一些叙述中,洛夫克拉夫特似乎也暗示了黑暗之人的脚其实是蹄子,例如吉尔曼听到他走路时会发出咔嗒咔嗒的声音(当时他以为对方穿着鞋子),后来他又在房间的地板上看到了“较小的、近乎圆形的污迹——就像是用大椅子或桌子的腿弄出来的一样,只不过大多数圆形污迹都被分成了两半。”显然这些叙述都参考了基督教传说中参与女巫集会的魔鬼形象。

The Haunter of Dark夜魔 爱手艺/布洛克

在1935年的小说《夜魔》(The Haunter of Dark)中,洛夫克拉夫特再次提到了奈亚拉托提普。在故事中,他提到了一个被称为“夜魔”并且与闪耀的偏方三八面体有关的奇怪存在。洛夫克拉夫特在故事中称“凝视闪耀的偏方三八面体来唤醒一位夜魔”, “据称这个生物掌握着一切知识,并要求举行可怖的献祭。”此外,故事中也提到夜魔也只在黑暗中行动,任何光芒会阻碍它。

洛夫克拉夫特在故事中并没有详细地叙述夜魔的形象,只是简单地提到了“黑色的翅膀”与“裂成三瓣、燃烧着的眼睛”。同样地,故事的主角布莱克也怀疑它是奈亚拉托提普的化身——但这一叙述只在故事里提及过一次,洛夫克拉夫特也没有给予任何的证实。

The Faceless God无面之神 爱手艺/布洛克

1936年,罗伯特•布洛克在他的小说《The Faceless God》中创造了奈亚拉托提普的另一个形象,无面之神(The Faceless God)。在故事中,无面之神被描述成为了一只长着双翼,没有面孔的斯芬克司,并且有能力将自己的崇拜者送往过去。

当然这并不是斯芬克司这一形象第一次出现在与克苏鲁神话有关的故事中,早在洛夫克拉夫特于1924年与哈里•胡迪尼一同创作的小说《与法老同囚》(Imprisoned with the Pharaohs, 又名《金字塔下》)中就已经提到了斯芬克司,以及古埃及法老们对斯芬克司的崇拜——但是在这个故事里,洛夫克拉夫特并没有提到奈亚拉托提普,此时的斯芬克司自然也只是某个无比恐怖的巨大怪物而已。

但是在罗伯特•布洛克1950年为《夜魔》创作的续集小说《尖塔幽灵》(The Shadow from the Steeple)中,夜魔正式地变成了奈亚拉托提普的化身。它不仅摆脱了闪耀的偏方三八面体,并占据了一位名叫安布罗斯•德克斯特的医生的身体,以德克斯特医生行走在人类社会中。同样也是在这部小说里,布洛克暗示了是夜魔——奈亚拉托提普——引导了人类发现了制造原子弹与氢弹的方法。

他游历世界各地,使用奇妙的科学技术给每个城市带去无法想象的恐怖奇迹,并让所有目睹了奇迹的人最终陷入了疯狂和噩梦之中。在故事的最后,洛夫克拉夫特提到了“巨鼓的声响,以及长笛细微、单调、亵渎的音色。”以及“目盲,没有声音,毫无心智可言的鬼怪们(gargoyles)”,并且称它们的灵魂就是奈亚拉托提普。这些叙述显然发展成了后来的阿撒托斯与它的王庭(出现于1926年),因此作为“外神的心魂与使者”的奈亚拉托提普反而比他的主人们出现得更早。

其他称谓

伏行之混沌(The Crawling Chaos) Ahtu The God of a Thousand Forms The Black Man 黑法老(The Black Pharaoh) The Black Wind 肿胀之女(Bloated Woman) 伏行之雾(Crawling Mist) 黑暗恶魔(Dark Demon) The Black Demon 黑暗者(Dark One) 暗之住民(The Dweller in Darkness) 无貌之神(The Faceless God) 无貌的狮身人面(The Faceless Sphinx) 浮动的恐惧(The Floating Horror) 夜魔(The Haunter of the Dark) Face Eater Father of All Bats Dark Wing Sand Bat Fly-The-Light 夜吼者(Howler in the Dark) The God of the Bloody Tongue, or the Bloody Tongue L’rog’g (also Lrogg) Mr. Tiddles The Bat God of L’gy’hx Mr. Skin Randall Flagg Gardner Bose Mr. Blackman Sauron Shugoran 黄色假面覆盖之物(The Thing in the Yellow Mask ) The White Man The Skinless One The Masked Messenger The Moon Pres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