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简介


云南省,简称“云”或“滇”,中国23个省之一,位于西南地区,省会昆明。介于北纬21°8′~29°15′,东经97°31′~106°11′之间,东部与贵州、广西为邻,北部与四川相连,西北部紧依西藏,西部与缅甸接壤,南部和老挝、越南毗邻,云南省总面积39.41万平方千米,居全国第8位。
云南省属低纬度内陆地区,北回归线横贯南部,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自北向南呈阶梯状逐级下降,为山地高原地形,山地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88.64%,地跨长江、珠江、元江、澜沧江、怒江、大盈江6大水系。云南省气候基本属于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滇西北属高原山地气候。云南省动植物种 类数为全国之冠,素有“动植物王国”之称,被誉为“有色金属王国”,历史文化悠久,自然风光绚丽,是人类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 云南历史代表文化为“滇文化。云南省是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地处中国与东南亚、南亚三大区域的结合部,入选国家自由贸易试验区,是长江经济带重 要组成部分,是全国热门旅游目的地和文旅大省。

历史介绍


云南省是人类重要的发祥地之一,生活在距今170万年前的云南元谋猿人,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和亚洲最早人类之一。 夏、商时期,云南属中国九州之一的梁州。殷周时期,云南被称为“百濮之国”。
战国末年,黔中、滇池地区成为秦楚争夺的重要地区。前3世纪,楚国大将庄蹻进入滇池地区,建立滇国。 秦代修“五尺道”,在云南派官“置吏”,标志着中央王朝对云南正式统治的开始。 汉元封二年(前109年),西汉武帝时期,开西南夷,滇王降,设益州郡,领县27个,随后又设置祥舸郡、越郡、犍为郡3郡,但滇西、滇西南仍有大量地区未包含在郡县内。东汉在今保山设永昌郡,亦属益州部,对云南的统治进一步深入,中国在云南西部地区的疆域已大体奠定。 [87] 魏晋南北朝时期,今云南、贵州和四川西南部被称为“南中”。三国时南中部分奴隶主贵族据地自雄,诸葛亮率大军渡泸(今金沙江),平定南中,并调整郡县建置,设7郡,在原有5郡基础上增设云南、兴古2郡。诸葛亮整顿南中郡县的基本方针是把郡的范围缩小,以削弱大姓的势力,同时重用与蜀汉关系密切的地方大姓,以稳定南中形势。 [88] 西晋,云南改设中央直接统治的宁州,为全国十九州之一。这时云南广泛使用铁器,实行移民屯田,滇中、滇东北等地出现了新的封建生产关系的因素。南北朝时期云南进入爨氏的统治时代。
晋朝泰始七年(271年),改置宁州。太康三年(282年),复省入益州,置南夷校尉,后改为镇蛮校尉。太安二年(303年),复置宁州,分建宁以西7县,别立益州郡。东晋咸和八年(333年),李雄派李寿率兵攻占南中,李寿被封为“建宁王”,爨琛为交州刺史。咸康四年(338年),分置安州。咸康五年(339年),爨琛降晋,晋王朝封 爨琛为宁州刺史,并承认其世袭地位,从此彝族豪族爨氏统治云南400年。南北朝,刘裕建宋后,仍派刺史统治宁州,大同年间,改置南宁诸州,承圣末年,云南没于群蛮,但南齐统治者仍实施了对南中的统治,此时宁州称宁州镇,下辖29郡。 南梁退出宁州后,梁承盛二年(553年)西魏占领成都,设益州刺史统领南中。北周代齐后,益宁为北周所有,将宁州改为南宁州,下辖4郡,但军事实力无法深入云南,为爨氏统治。 [89] 隋朝,隋文帝派韦冲为南宁州总管,派兵消除了割据势力,云南重新置于中央政府的直接统治之下,并设立恭州、协州、昆州以统治云南各地。 [90]唐初继之,基本上恢复了汉晋时期的郡县规模。隋开皇十七年(597年),复开南中,仍置南宁州,领羁縻数十州,后又领于益州都督府。

风景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