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这个概念中国历史上就有,《周礼》里面就有,《汉书》、《后汉书》、《晋书》里面,都有国学的概念。
内容属性分类,开始分为三类:义理之学、考据之学及词章之学。
国学的分类方法:”四库全书“分类方法,它把国学分为经、史、子、集四大类。
《国学三部曲》,宋定国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13年1月出版;包括《国学纵横》、《国学揽胜》和《国学探疑》。《国学纵横》被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列为2013年度贺岁书。
国学强调治学要循序渐进、实事求是。一直到晚清,中国传统学人的治学,一定都是先由文字、音韵、训诂及目录、版本、校勘等”小学“科目入手,而后才治”史学“,再由”史学“而入”经学“。传统文化里有”道“、器”、“艺”的分别。
老子——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论天下之事;潜其心,观天下之理。“道者,万物之奥。”“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详是处世第一法,宽容是处事第一法,寡欲是养心第一法;勿言无益身心之语,勿为无益身心之事,勿近无益身心之人,勿入无益身心之境,勿展无益身心之书。
庄子——身安,不如心安;屋宽,不如心宽;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以喜悦之身,养喜悦之神。有所敬畏,是做人基本的道义准则。所谓快乐,不是财富多而是欲望少。做人,人品为先,不能为次;做事,明理为先,勤奋为次。人生要学会平和心,喜乐心,慈悲心。
孔子——做人要善良,勿以善小而不为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做人要本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做人要诚实,诚信乃做人之本也。做人要自重,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做人要知足,知足常乐也!此上就是为人之道,是人都要努力做到!
《三字经》三字一句,朗朗上口,短小精悍,通俗易懂。以“人之初,性本善”起篇。
《弟子规》为清代李毓秀所作,是依据孔子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核心思想是儒家的孝悌仁爱。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有孔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
四书五经,是“四书”与“五经”的合称。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最是文化论人心,最是文化永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