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江西

<
>
省情概况

江西简称“赣”,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设江南西道而得省名, 又因为江西最大河流为赣江而得简称,是中国内陆省份之一。 江西位于中国东南部,在长江中下游南岸,以山地、丘陵为主, 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显著,四季变化分明。境内水热条件... 【查看详情】

美丽江西

赣鄱印象
  1. 滕王阁

    《滕王阁序》

    王勃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吟俯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安贫,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呜乎!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2. 井冈山

    红色文化:民国十六年(1927年)10月,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 滕代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来到宁冈井冈山,创建 以宁冈县为中心的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兰 花坪。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从此鲜为人知的井冈山被载入中国革命历史的光荣史册。井冈山的斗争,从 民国十六年(1927年)10月到民国十九年(1930年)2月为止,共计2年零4 个月,时间虽不长,但为中国开辟了一条成功之路,为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井冈山精神。其精髓:一是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二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三是党管武装的基本原则;四是血肉相连的干群关系;五是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井冈山保存完好的革命旧址遗迹有100多处,其中26处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 单位,6处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处被列为市级文明保护单位,被誉为“ 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 是中国共产党永远的精神家园。

    龙潭

    坐落在井冈山北面,黄洋界南麓。这里瀑布秀丽壮观,隐身于苍翠的竹海中,一叠叠奔流不息,浪花四溅, 碧水清透,空气清灵。个人觉得一,四潭尤为秀美壮观。 一潭碧玉潭:进入景区下行不久,随着耳畔水声由远及近,由小到大,碧玉潭迎面映入眼帘。碧玉潭的瀑布水从小井山涧五神河溪水飞流直下,近70米的落差激起层层水花,整个瀑布犹如一条白练凌空垂挂,喷珠吐玉,气势磅礴。 四潭飞凤潭(又名击鼓潭):瀑布口恰有巨石阻遏,河水被切成数股夺路奔流落入深潭,声若击鼓,故而得名。 游览结束之际,流连忘返,回头再看,突然想起那句千古绝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想必正是对这里临潭观瀑,幽谷清风的最好写照吧!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毛泽东于1965年5月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
    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
    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
    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
    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3. 瑶里古镇


    浮梁一梦风吹尽,茶缕飘香故人来



    瑶里,位于举世闻名的瓷都东北端,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东部。 古名“窑里”远在唐代中叶,这里就有生产陶瓷的手工业作坊,因瓷窑出名而得名。 直到本世纪初,瓷窑外迁,“窑里”才改名为瑶里。地处三大世界文化遗产(黄山、庐山、 西递和宏村)的中心,素有“瓷之源,茶之乡,林之海”的美称,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 历史文化名镇、国家AAAA级风景区、国家矿山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国家重点文物保 护单位、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



    瑶里古镇有展示徽派“三雕”艺术的狮冈胜览、程氏宗祠;有展现封建家族礼仪思想的进士第; 有再现革命斗争历史的陈毅旧居、抗日动员大会会场、红军游击队驻址;有印证往日繁华景象的明 清商业街、徽州古道,昔日有上百幢店铺鳞次栉比地分布在街道两旁,至今仍保存较好,其中以景德镇 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代商店最具特色。



    东埠古街



    东埠古街是浮梁四大古街之一,由古街、古桥、古码头等组成,是明清之际装运高岭土之地,因运输繁忙而成街。 街道两旁林立的店铺和青石板上独轮车辗出的凹痕,是古代东埠码头装运高岭土繁忙景象的真实记录。



    江南的天,冷清色烟雨,炊烟袅袅升起,这片古老而又神奇的地方,既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又是人们享受大自然的绿色仙境。它集自然与人文为一体, 融历史与民俗为一身,是旅游休闲、访古修学、寻幽探奇的绝佳之地。 【查看详情】

  4. 御窑博物馆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成立于1998年11月18日位于市区中心,景德镇珠山中路187号,南临珠山中路,北接风景路,东至中华北路,西至东司岭,1982年以来,考古工作者在珠山一带的基建工地上抢救发掘出极为丰富的遗物,经十数年的艰辛整理,并采取“多级分类,系列复原”的方法,修复官窑精品千余件,现均收藏在景德镇御窑博物馆内。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占地面积约9753平方米。规模建筑面积1935.93平方米,展厅面积957.2平方米,库房面积751.9平方米,实验修复室面150平方米。


    该馆的藏品大多为孤品,为海内外罕见。其中元青花五爪龙纹围棋罐、明洪武釉里红地白缠枝莲纹大碗、明永乐白釉三壶连通器、明宣德青花行龙纹蟋蟀罐、明宣德斗彩鸳鸯莲池纹盘、明成化三彩鸭形香薰均是“镇馆之宝”,为世人所仰慕。


    景德镇御窑博物院(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于2019年11月由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景德镇御窑博物馆)、景德镇市御窑遗址管理处(景德镇市御窑项目部)、景德镇市文物商店等机构整合组建而成,系景德镇市文旅局所属正县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院本部位于景德镇市莲社北路169号(原景德镇陶瓷馆)大院内。拥有完备的考古整理、文物修复、文物库房、文物标本展示机构,建筑面积约10000平方米。主要职能是负责御窑遗址、御窑文物、御窑文化的管理、展示、研究、宣传及全市范围内的考古工作。


    景德镇御窑博物院内设办公室、社教部、考古部、修复部、展陈部、藏品部、项目部、安保部8个部门。现共有编制28个,在编人员27人,聘用39人,共66人。其中考古、修复、策展、文保等专业人才50余人。博士学历1人、硕士学历8人、本科学历23人。下辖御窑厂遗址、祥集弄民宅两个国保单位,御窑博物馆、刘家弄民窑博物馆两个展览机构,古陶瓷研学交流中心、品陶斋陶瓷文化研究院两研学机构和景德镇文物商店等。


    景德镇御窑博物院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工业遗产,并正在积极申报古陶瓷修复与研究文旅部重点实验室。与故宫博物馆合作成立故宫学院(景德镇分院)、故宫研究院(景德镇分院)、故宫考古所(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是北京大学、中山大学、上海博物馆、上海硅所、景德镇陶瓷大学等单位的教学实践基地。

  5. 鄱阳湖


    鄱阳湖又称鄱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湖。“浩渺鄱湖水接天,波翻浪涌竞争先;连江通海胸怀广,滋养生灵岁复 年”。鄱阳湖上承赣、抚、信、饶、修五河之水,下接长江。丰水季节浪涌波腾,浩瀚万顷,水天相连;枯水季节水落滩出,野草丰茂,芦苇丛丛;湖畔峰岭绵延,沙山起伏,沃野千里,候鸟翩飞,牛羊倘佯。美丽富饶的鄱阳湖养育了世代生长居息湖畔的万物生灵。


    江西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地处江西省鄱阳县境内,位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核心区,景区规划面积365平方公里,由乌金汊景区、白沙洲景区和大草原景区组成。是集湖泊、河流、草洲、泥滩、岛屿、泛滥地、池塘等湿地为主体景观。是世界六大湿地之一,亚洲湿地面积最大、湿地物种最丰富的国家级湿地公园,国家4A级景区,中国科普教育基地。

    候鸟迁徙

    由于受暖湿东南季风影响,从而形成“泽国芳草碧,梅黄烟雨中”的湿润季风型气候,并成为著名的鱼米之乡。这里的环境和气候条件均适合候鸟越冬。鄱湖人余亚飞诗曰:“鄱阳湖畔鸟天堂,鹬鹳低飞鹤鹭翔;野鸭寻鱼鸥击水,丛丛芦苇雁鹄藏”。尤其可喜的是在这里发现了当代世界上最大的白鹤群,2002年越冬种群总数达4000只以上,占全世界白鹤总数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白枕鹤,其中60%在鄱阳湖越冬。因此,鄱阳湖被称为“白鹤世界”、“珍禽王国”。


    草海

    飞时遮尽云和日,落时不见湖边草”,关于鄱阳湖的水草,或许大多数人知道的都是这句民谣中所形容的藜蒿。不过,鄱阳湖的水草远不止此。“这里有江南最密集的‘湖’、最珍稀的‘鸟’、最温柔的‘荻’、最诗意的‘草’、最多姿的‘水’……”除去一些散文诗中的溢美之词,即便是在鄱阳湖的解说词中,水草依然被赋予了“诗意”的形容。


    芦苇荡

    深秋时节,位于江西省湖口县鄱阳湖畔的芦花开了,在万物开始萧条的季节,它却跳起了舞。一片片芦苇随风摇曳,起起伏伏,放眼望去,一片灰白色的芦花,毛茸茸的,慵懒地随风摇荡,与纵横交错的湖泊构成了一幅诗意美妙的画卷。

  6. 三清山

    三清山又名少华山、丫山,位于中国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与德兴市交界处。因玉京、玉虚、玉华三峰宛如道教玉清、上清、太清三位尊神列坐山巅而得名。其中玉京峰为最高,海拔1819.9米,是江西第五高峰和怀玉山脉的最高峰,也是信江的源头。三清山是道教名山,世界自然遗产地、世界地质公园、国家自然遗产、国家地质公园。

    女神峰

    女神峰为花岗岩天然构造而形成的奇妙石峰,通高86米,面对“巨蟒出山”,朝玉京峰而立,整座石峰就像一位秀发披肩的现代端庄少女,天设地造,鬼斧神工,无论近观远眺,皆栩栩如生,形象美妙。是大自然的神奇雕塑,成就了三清山这尊美妙无比的艺术珍品!

    巨蟒出山

    巨蟒出山由风化和重力崩解作用形成的巨型花岗岩石柱,峰身上有数道横断裂痕,但经过亿万年风雨,依然屹立不倒。垂直高度128米,峰端略粗形似蟒头,峰腰纤细有若蛇身,云飞雾绕之时,蟒头窜动,蛇身微摇,形似一条巨大蟒龙,吞云吐雾,撼天动地,破地出山,昂然挺拔,直欲腾空冲天而去,令人叹为观止,唏嘘不已。


    三清山不同成因的花岗岩微地貌密集分布,展示了世界上已知花岗岩地貌中分布最密集、形态最多样的峰林;2373种高等植物、1728种野生动物,构成了东亚最具生物多样性的环境;1600余年的道教历史孕育了丰厚的道教文化内涵,按八卦布局的三清宫古建筑群,被国务院文物考证专家组评价为“中国古代道教建筑的露天博物馆”。


    世界遗产大会认为:三清山在一个相对较小的区域内展示了独特花岗岩石柱与山峰,丰富的花岗岩造型石与多种植被、远近变化的景观及震撼人心的气候奇观相结合,创造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景观美学效果,呈现了引人入胜的自然美。《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推选为“中国最美的五大峰林”之一;中美地质学家一致认为是“西太平洋边缘最美丽的花岗岩”。

  7. 望仙谷

    望仙谷,位于江西省上饶市广信区望仙乡望仙谷景区,属灵山山脉,位于灵山的东北面,由九牛、岩铺、南山、圆山顶、芳村5区域大板块组成,是一个集观光、娱乐、休闲、度假、探险、健身为一体的旅游之地。望仙谷源于东汉,始于三国,辖93平方千米。望仙谷以山、水、谷、村、寺、林、田为资源本底,有峡谷漂流、栈道探险、岩铺民俗、天心禅寺、南山桃源、三叠水、胡氏宗祠等众多景点。


    悬空民宿

    传说上古大洪水,白鹤衔来野果解救被围困于崖上的村民而得名“白鹤崖”。东汉胡昭在此羽化成仙后,历代又有众多道家方士慕名而来,在崖上结庐修行。白鹤崖垂直高度有110多米,为复原旧时盛况,白鹤崖上建有12间悬空玻璃客房、悬崖图书馆、悬崖餐厅和高空观景台,可俯瞰整座山谷,远眺灵山龙脊。


    三叠水

    发源于高南峰的西坑溪与发源于西高峰的方村溪,峡谷里的水至上而下,高高低低、长长短短的石阶,产生形式不同、水量不同、水声各异的叠水景观。水位高低有序,层层叠叠流入各级水潭,呈阶梯状,正好形成“叠水迎宾”的景象

    自然资源

    望仙谷景区内有树木类植物72科204个种类,竹类12种,中草药221种,古树名木遍布景区各地,也是贡茶、茶油、弥猴桃、石耳、大蒜、土纸等农、林产品产地。动物有鸟类20余种,兽类20余种,两栖类9种,蛇虫类30种,山羊、云豹、石鸡、黄麂、鲵鱼、黄瓜鱼、鲽鱼、鹰嘴龟等珍稀动物

    玻璃栈道

    玻璃栈道依悬崖峭壁而建的高空栈道总长388米,均宽1.5米,其中玻璃栈道1米宽50米长,全部采用12×12的夹胶防爆玻璃,总厚28毫米。栈道垂直高度近百米,底下就是悬崖激流,立于峭壁之上,俯视峡谷风貌,远眺山峦起伏,观赏绿野匆匆,一片景色尽收眼底。

    杨府

    杨府是一座为纪念吏部尚书杨时乔(1531一1609年,明朝上饶人)而建的明清宅邸,共有三进两天井。正面是四柱三间七楼的宏大牌坊,府内雕梁画栋、木艺雕花和天井工艺精美。整座府邸砖墙青瓦的外形,墙体马头翘角,昂扬似飞;内里是木质榫卯结构,美观且坚固。采用了诸多砖雕、木雕和石雕,雕刻着生动的人物、故事、花鸟、虫鱼。建筑整体具有丰富的人文气息,表现出了较超的建筑艺术水平。

  8. 婺源篁岭

    篁岭景区,即婺源篁岭旅游度假区,位于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江湾镇东南7公里的石耳山脉,面积5平方公里。篁岭建村于明代中叶,有500多年历史。篁岭梯田叠翠铺绿,村庄聚气巢云,被称为“梯云人家”。篁岭属典型山居村落,民居围绕水口呈扇形梯状错落排布,景区由索道空中揽胜、村落天街访古、梯田花海寻芳及乡风民俗拾趣等游览区域组合而成。

    篁岭晒秋

    由于篁岭地无三尺平,村庄平地极少,屋顶架晒成了主要晾晒农作物的主要场地。篁岭人家为顺应自然地形,家家户户在顶层全层拓开搭起晒架。同时,晒架与屋顶的高低对比,加上篁岭全村房屋错落排布在落差近百米的山坡上,使篁岭晾晒更具层次感。篁岭将这种晾晒农作物的场景叫作“晒秋”。晒秋的“秋”是指丰收的果实,所以晒秋并非秋季“专属”,一年四季都有应季的农作物可晒。如今,篁岭晒秋不仅是一道景观,更是成为了“最美中国符号”。

    梯田花海

    每年春天,婺源的油菜花海吸引数十万游客纷至沓来,油菜花成为“中国最美乡村”的特色景观,曾获得“中国十大花海”、“中国美丽田园”等殊荣。篁岭的水墨梯田被网友评为“全球十大最美梯田”。 三月,篁岭油菜花海进入最佳观赏期。婺源以优美的生态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被外界赞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

    鲜花小镇

    婺源篁岭旅游度假区自2017年开始,在油菜花谢幕之后推出“鲜花小镇”主题产品,三色堇、月季、绣球花在篁岭生长,篁岭鲜花小镇不仅鲜花环绕,还有特别的“喜盈门”、“花好月圆”、“鲜花佩奇”等花镜主题作品。 [12] 鲜花小镇”景观古色古香的徽派建筑循着山势而建,古街巷弄、墙角窗边,点缀着各种颜色的鲜花。婺源篁岭旅游度假区“鲜花小镇”是“鲜花”和“小镇”的结合体,“鲜花”是点缀,带来的是惬意的生活方式;“小镇”主体,指的是篁岭这个580年历史积淀的文化古村。 [13] 篁岭鲜花小镇的主花期为4月至8月,各类草本花卉陆续开花,从桃花、梨花、樱花到三角梅、马鞭草、紫藤、高山植物等等

    水口雨林

    水口雨林坐落在篁岭水口林位置,集休闲体验,绿色生态,拍照打卡于一体。水口雨林四周古树繁多,有红豆杉、香枫、樟树、糙叶树等,地面上热带植物种类丰富,加上溪水的融入和水雾的营造,负氧离子含量高,为现实版的“绿野仙踪”。森林和水雾不仅给人带来视觉上的感受,还能有效降温。

  9. 武功山

    武功山位于中国江西省中西部,居罗霄山脉北支,山体呈东北—西南走向,地跨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吉安市安福县、宜春市袁州区,主脉绵延120余千米,总面积约970平方千米。自汉晋起,武功山被道佛两家择为修身养性之洞天福地,明朝时香火达到鼎盛时期,山南山北建进了庵、堂、寺、观达100多处。自唐宋以来,诸多仰慕其名而登山游赏吟诗作赋的名人学士络绎不绝。武功山有山岳型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自然遗产、中国青少年户外体育运动营地等。2009年,武功山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十大“非著名”山峰之一。


    草甸奇观

    武功山风景名胜区的高山草甸海拔之高,面积之广在世界同纬度名山中都是绝无仅有的。10万亩草甸绵绵于海拔1600多米的高山之巅,被专家称为“奇山伴草甸,天下一绝。”


    云海

    武功山景区云之海,云的边缘带上金黄色,天际缓缓变亮,朝日从云边供出来,霞光无声蔓延,翻腾的云海似乎就在脚下。

    普布独特

    武功山的水景是一大特色,水量充沛,长年不竭,在全国各大山岳型风景名胜区中都鲜有。整个武功山有大小瀑布近200处,造形奇特,形态各不相同,或飞流直下,气势磅礴,或逶迤潺潺,峭丽异常。武功山还有四季如春、具有良好保健作用的温泉;再加上规划之中的两个人工湖建成后,水域面积可逾60平方公里,届时可形成湖水与奇山相伴的绝美景观。

    天象称奇

    武功山日出,武功山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云多雾重,常常是山下天晴气暖,山上却云雾缭绕,气象万千。武功山云海非烟非雾,如诗如幻,气势恢宏,波澜壮阔;武功日出,照彻大千,冉冉上升之间,万顷红波,奔腾澎湃,犹如草甸在烧,天空在烧,让人感觉普照众生而入佛正道的意韵;武功日落,远去的夕阳显得凄美绝艳,让人感觉道学的厚重与飘逸,品尝出人生百年的时光如电。

    人文荟萃

    功山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远自汉、晋起,被道佛两家择为修身养性之洞天福地,宋、明时香火到鼎盛时期,山南山北建有庵、堂、寺、观达30多处,至今前来朝拜的善男信女和登山游赏吟诗作赋的名人学士络绎不绝。

  10. 宋城

    “一座赣州城,半部宋代史。”赣州,别称“虔州”,江西南大门,是宋代36大城市之一,“据五岭之要会,扼赣闽粤湘之要冲”,自古就是“承南启北、呼东应西、南抚百越、北望中州”战略要地。赣州是我国当今保存最完好的北宋城,尤其是宋代文物最多的一座滨水城市,走进赣州古城如置身“宋城博物馆”,故有“江南宋城”之誉。

    文化旅游

    江南宋城有着丰富的文化旅游体验场景。有江南宋城文化艺术馆、文化研究院、宋·艺术馆、客家服饰博物馆、宋画艺术馆等8个博物、文化展示场馆。还有音乐酒吧、城市书屋、茶馆等娱乐休闲场所10余个,是赣州市民夜间娱乐休闲的主要场所之一。

    服饰文化

    江南宋城有汉服设计、赣州文礼、七里陶艺、客家服饰、红色文创等文化创意店或工作室,共计200余种文化创意产品、旅游产品和土特产品,体现了独有的宋文化、赣州地域文化、客家文化和红色文化。

    采茶戏

    江南宋城是赣州市首批市级非遗小镇,有赣南采茶戏、兴国山歌等国家级非遗项目,客家瓷画、竹雕、纸雕等9个省、市、区级非遗项目展示;有非遗传习所,章贡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等展馆。

    江南宋城

    江南宋城有多条夜间游览线路,参观、体验项目丰富。核心亮点有郁孤台、宋城墙等历史人文景观,将士巡游、绣球招亲等文化演艺,赣南采茶戏、客家擂茶、打黄元米果等非遗体验,军门楼3D投影秀、激光水舞秀等科技文旅产品。

    景点

    这里有“江南第一石窟”——通天岩,有全国唯一的宋代铭文砖城墙,有沿用了近900年历史、由100条木舟用铁索连环而成的古代水上交通要道——古浮桥,有中国唯一仍在使用的古代下水道系统——古福寿沟,有中国八景文化的发祥地八境台、南宋词人辛弃疾留下千古绝唱《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的郁孤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