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射时间 |
时间 |
任务完成时间 |
飞行器 |
航天员 |
目的 |
备注 |
1959年1月2日 |
月球1号 |
无 |
探测 |
人类第一个空间探测器 |
||
1959年10月4日 |
月球3号 |
无 |
探测 |
第一个拍得月球背面照片的航天器 |
||
1966年5月30日 |
1966年6月2日 |
勘测者1号 |
无 |
软着陆 |
是人类第一个真正的月球软着陆器 |
|
1966年8月10日 |
1966年10月 |
月球轨道器1号 |
无 |
绕月探测 |
第一艘绕月飞行的美国航天器并传回了第一幅在月球轨道拍摄的地球照片 |
|
1966年9月20日 |
1966年9月23日 |
勘测者2号 |
无 |
软着陆 |
坠毁于哥白尼环形山附近 |
|
1966年11月6日 |
1967年10月11 |
月球轨道器2号 |
无 |
绕月探测 |
||
1967年2月5日 |
月球轨道器3号 |
无 |
绕月探测 |
|||
1967年4月17日 |
勘测者3号 |
无 |
软着陆 |
首次在月面挖出一道人工沟渠 |
||
1967年7月14日 |
勘测者4号 |
无 |
软着陆 |
准备软着陆时失去联系 |
||
1967年8月1日 |
1968年1月31日 |
月球轨道器5号 |
无 |
绕月绘图 |
99%的月球表面已经被绘制成图 |
|
1967年9月8日 |
勘测者5号 |
无 |
软着陆 |
人类第一次进行月球土壤化学分析 |
||
1967年11月7日 |
勘测者6号 |
无 |
软着陆 |
成功地进行了”跳跃”和移动实验 |
||
1968年1月7日 |
1968年1月10日 |
勘测者7号 |
无 |
软着陆 |
||
1970年9月12日 |
月球16号 |
无 |
探测 |
人类第一次无人取样 |
||
1969年7月16日-24日 |
阿波罗11号 |
尼尔·阿姆斯特朗 |
载人登月 |
人类第一次登陆月球 |
||
1972年12月7日 |
1972年12月11日 |
1972年12月19日 |
阿波罗17号 |
尤金·塞尔南 |
阿波罗计划中最后一次任务 |
|
2007年10月24日 |
2007年11月7日 |
2009年3月1日 |
嫦娥一号 |
无 |
分析探测 |
中国首颗绕月人造卫星 |
2010年10月1日 |
2010年10月6日 |
2012年12月15日 |
嫦娥二号 |
无 |
中国探月工程二期的技术先导星,原为嫦娥一号的备份星 |
中国第一次开展拉格朗日点转移轨道的设计和控制 |
2009年6月18日 |
月球勘测轨道器 |
无 |
在月面寻找安全的着陆点,寻找潜在的资源,研究月面的辐射环境并论证一些新的技术 |
标志着美国“重返月球”计划正式启动 |
||
2013年12月2日 |
2016年7月31日 |
嫦娥三号 |
无 |
探测 |
中国第一个月球登陆器 |
|
2018年12月8日 |
嫦娥四号 |
无 |
着陆月背 |
人类探测器第一次着陆月背 |
||
创世纪号 |
无 |
旨在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个由私人资助的月球探测器 |
坠毁在月球表面失败 |
|||
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 |
2020年12月17日 |
嫦娥五号 |
无 |
中国第一次在月球上无人釆集样本并返回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