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服饰,苗语叫”呕欠”,主要由童装、便装、盛装组成,也可分为童装,男装和女装。“盛装”苗语叫”呕欠嘎给希”,即“升底衣服”,“呕欠涛”苗语称谓即“银衣”,下穿百褶裙,前后有围腰。苗族服饰是我国所有民族服饰中最为华丽的服饰,既是中华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也是历史文化的瑰宝。湘西方言苗区和黔东方言苗区喜好银饰,黔南某些地区喜好贝饰,而西部方言区苗族服饰则少银饰。银饰、苗绣、蜡染是苗族服饰的主要特色。
苗家三色饭是苗族极具民族特色的美食,三色饭原为五色饭,分别为红、黄、蓝、黑、白五色,先将山兰糯米分别放入红蓝藤叶、黄姜等五种植物汁液中浸泡,然后用特制独木蒸笼蒸熟即可食用。如今色饭已改为三色饭,有红、黄、黑三色,色彩鲜艳,清香可口,极具苗族风味色彩。
苗族人普遍喜欢喝酒,常以酒解除疲劳,以酒示敬,以酒传情,饮酒为乐。苗家的酒主要有白酒、甜酒、刺梨酒、泡酒等。"三无酒不成礼”已是他们遵守的礼仪,酒是待客议事、婚丧嫁娶、起房建屋、逢年过节的.心备品。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和生活实践中,苗族人民形成了独具特色酒文化。
苗家腌鱼是苗族的传统成鱼食品,具有甜、辣、咸的风味,是用田鱼、鲤鱼、禾花鱼等为主要腌制原料,是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特有的地方性代表美食。苗家腌鱼的味美还因为它丰富的作料,由糯米、红辣椒、姜、盐、甜酒调制而成。
油茶,是苗族人待客的饮料。原料很多,先把盐、生姜、茗茶、油,倒入锅里一同翻炒,待油冒烟后,就加清水煮沸。然后把这些茶水滤掉渣滓倒入放有玉米、黄豆、花生、米花、糯米饭的碗里,还要加入葱花、蒜等佐料。
四月初八吃乌饭,纪念杨再恩,也有传说是纪念要一妹乌饭用树叶煮成,要提前将姑娘接回娘家一起吃乌饭;近处的可以不回娘家,但要给她们送去。此俗仅限于杨姓。
苗族小伙子向意中人求爱,在芦笙上插上一支美丽的野鸡毛,对着姑娘吹起动听的曲子。小伙子舞动着芦笙使野鸡毛轻拂着姑娘的脸颊。假如姑娘有意,就随手拨下芦笙上的野鸡毛;反之,就不拔而转身走开。
又称“踩花山”“跳花”等,是苗族民间一个盛大的传统节日,流行于川南南部和中西部、滇东北和滇南等地区。各地节期不一,通常在农历正月初一到十五间举行。

版权归作者所属

邮箱:203642407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