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历史
云南省简称“滇”或“云”,是人类重要的发祥地之一,生活在距今170万年前的 云南元谋猿人,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我国和亚洲最早人类。夏、商时期,云南属中国九州之一 的梁州。秦朝以前,曾出现古滇王国。秦汉之际,中央王朝在云南推行过郡县制。西晋时期, 云南改设为宁州,是全国十九州之一。唐宋时期,曾建立过南诏国、大理国等地方政权。
1276年,元朝在云南设立行中书省,“云南”正式成为全国省级行政区划名称。1382年, 明朝在云南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管辖全省府、州、县。清朝沿袭 明朝制度,在云南设承宣布政使司,下设道、府、州、县。1950年2月24日,云南完全获得解放。
云南省是人类重要的发祥地之一,生活在距今约1400万年到800万年之间的腊玛古猿,在中国被称为禄丰古猿、开远古猿等。他们是从猿到人的过渡性生物,会使用天然工具。腊玛古猿也被称为正在形成中的人。旧石器时代的早、中、晚期的古人类及其文化遗址均在云南有发现,具有代表性的如下:
元谋人,属于在云南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早期猿人的代表,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最早的直立人。
云南的新石器时代,约在距今7000到3300年间。其遗址和出土地点在云南有着广泛的分布,迄今共发现近400处。从云南出土遗址的自然环境看,有河湖台地、湖滨地区的贝丘遗址和洞穴遗址3种人类居住选址的类型。
夏、商时期,云南属中国九州之一的梁州。
先秦时期,云南是著名的驯马产地 “昆明”人主要分布于滇西地区,而月氏系统的“叟”人则更多地分布于滇中甚至更为东部的地区。云南主要有哀牢、昆明、滇等族。
前3世纪,楚国大将庄蹻进入滇池地区,建立滇国。汉初时期,云南族群众多,且经济形态有农耕和游牧,发展水平不一。
秦统一中国后,修“五尺道”,在云南派官“置吏”,标志着中央王朝对云南正式统治的开始。
汉元封二年(前109年),西汉武帝时期,开西南夷,滇王降,赐滇王王印,设益州郡,领县27个。王莽时期,南中地区发生动乱,王莽派大军十万 , 经过十多年的征讨, 平定动乱。王莽任命文齐为益州太守。
东汉在今保山设永昌郡,亦属益州部,对云南的统治进一步深入,中国在云南西部地区的疆域已大体奠定。中央王朝继续向云南移民,到东汉末年,汉族移民已在云南形成 巨大势力。为控制汉族移民,边郡官员在移民中选拔和培植一批“豪族大姓”。中平元年(184 年)黄巾起义爆发,云南大姓聚众称雄,割据一方。
魏晋南北朝时期,今云南、贵州和四川西南部被称为“南中”。三国时南中部分奴隶主贵族据地自雄,诸葛亮率大军渡泸,平定南中,并调整郡县建置。
晋朝泰始七年(271年),改置宁州。太康三年(282年),复省入益州,置南夷校尉。太安二年(303年),复置宁州。东晋咸和八年(333年),李雄派李寿率兵攻占南中, 李寿被封为“建宁王”,爨琛为交州刺史。咸康四年(338年),分置安州。咸康五年(339年),爨琛降晋,晋王朝封爨琛为宁州刺史,并承认其世袭地位,从此汉族豪族爨氏统治云南400年。
汉晋时期,有较多的移民进入云南,所形成的小聚居区,主要在郡县治地与交通沿线。这时云南广泛使用铁器,实行移民屯田,滇中、滇东北等地出现了新的封建生产关系的因素。
南北朝,梁大同年间,改置南宁诸州,承圣末年,云南成为西爨与东爨之地
隋代消除割据势力,云南重新置于中央政府的直接统治之下,唐初继之,基本上恢复了汉晋时期的郡县规模。隋开皇十七年(597年),复开南中,仍置南宁州,领羁縻数十州,后又领于益州都督府。
唐武德元年(618年),设南宁州,后改为南宁都督府;武德七年(624年),设雟州都督府;贞观六年(632年),复置戎州都督府;麟德五年(664年),设姚州都督府。在云南建立了一大批羁縻府州, 唐朝未能在云南实行屯垦戍边的政策。唐朝主要采用羁縻政策,依靠当地的酋长夷帅建立统治 。
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洱海地区的蒙舍诏部落首领、皮罗阁兼并五诏,建立南诏国,被唐朝赐名“归义”,皮罗阁封为云南王,南诏时期的疆域东接贵州,西抵伊洛瓦底江,南达西双版纳,北接大渡河; 东南界今越南,西南界今缅甸;西北与吐蕃为邻,东北与戎州相望的广阔疆域。南诏内修制度,筑拓东城。 次年建都太和城。天宝元年(742年),置戎州督羁縻三十六州。天宝九年(750年),南诏占领云南全境,称臣吐蕃,僭国号曰大蒙。
唐朝对南诏占据爨地十分不满,双方发生争执与冲突。唐朝调动大军先后在泸南和西洱河地区对南诏发动了两次大的征讨,结果惨遭失败。贞元十年(794 年),唐朝与南诏在点苍山结盟,南诏背弃吐蕃 回归唐朝 。唐朝以南诏为 “云南安抚使司” , 由剑南西川节度使兼任 “云南安抚使” 。
南诏建立后,大规模移民,把20余万户白蛮迁至永昌地区,把乌蛮自山林深谷迁至西爨故地。
879年,郑买嗣杀南诏王建大长和。光化四年(901年),郑买嗣夺位,自立为王,改国号大长和。后唐天成三年(928年),杨干贞建大义宁。后晋天福二年(937年),段思平联络三十七部灭大义宁国, 建立大理国政权。大理国政权基本上承袭了南诏以来的疆界,行政区划设有八府、四郡、三十七部, 实行封建农奴制专政。大理国政权在云南的统治基本与中原的宋朝相始终。大理王向宋朝称臣纳贡,其首领先后被宋朝封为云南八国郡王、 大理王等,并成为南宋王朝抵御蒙古贵族西部战线的助手。大理国政 权始终保持着对宋王朝的臣属关系。
1253年,忽必烈率大军乘革囊渡金沙入云南,灭大理国,1260年,设“大理国总管”。1276年,忽必烈选派赛典赤·赡思丁来云南建立云南行省,任赛典赤为“云南行中书省平章政事”,省会中庆路(昆明), 清查户口,编定赋役,自此昆明取代大理成为云南的政治中心,云南完全纳入了元朝的统一治理范围,“云南”一名便正式作为行省一级的机构出现在历史上。
明朝建立后,明朝先后五次派遣使者入滇劝降,两次使臣被杀,劝降无果。洪武十四年(1381年)8月,朱元璋发布征云南诏令,命傅友德为征南将军、蓝玉为征南左副将军、沐英为征南右副将军。9月, 自南京出发,兵分两路,从北、东两个方向大举向云南挺进。洪武十五年正月,昆明城被攻破,洪武十五年闰二月,大理城被攻破。至此,云南全境基本平定。
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吴三桂进攻云南,永历帝及其随员逃至缅甸。康熙元年(1662年),永历帝朱由榔及其子被吴三桂从缅甸逮回,绞死在昆明金蝉寺,明朝最后一代王朝覆灭。清康熙年间,吴三桂的叛乱被粉碎。
清朝沿袭明朝制度,在云南设承宣布政使司。滇南的元江府、 普洱府等地, 明代王朝势力尚未深入。清兵入滇,元江土知府那嵩抗清失败,顺治十七年(1732年)改设流官。雍正二年(1724年)威远改土 归流,雍正九年(1731年)设置普洱府。雍正十年(1732年)设置他朗通判。
雍正时期云南布政司领府23、直隶同知1、州31、土府、州各1,主要统治重心区域的行政设置基本沿袭前明,但土司、土官的建制数目比明代明显减少。康熙六年(1667年)至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间,云南地区 有16个府级行政单位发生建置变动,调整面达到雍正朝全省府级数的66.7%。 雍正四年、五年(1726、1727年),原隶四川的东川、乌蒙和镇雄三府经改土归流后分别划入云南, 基本奠定了现代滇东北行政区划格局。
乾隆朝对云南农业的开发,保证了云南社会的稳定与经济发展,促进了云南人口的稳步增长。清朝时期大量移民入滇,康熙朝开始在云南实行的“放本收铜”政策,带动了交通业、商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使汉文化在云南得到广泛和深入的传播,云南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与中原结成一个整体。
鸦片战争后,法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法会订越南条约》,将云南划为法国的势力范围,蒙自、蛮耗、河口等地被划为商埠,从领土主权、矿产开发到经济贸易等各个方面对云南边境进行侵略。法、英两国对云南的强侵豪掠,使得云南边境告急。
1910年,滇越铁路全线通车,改善了云南对外交通运输条件,推动了云南经济尤其是矿业的发展。锡成为云南对外贸易的支柱产品,锡业代替铜业成为云南矿业的命脉,促进云南煤业的发展。矿业中心从 滇东北地区转移到滇越铁路沿线地区,形成滇越铁路沿线矿业带,滇越铁路沿线矿业带也成为近代云南矿业最发达地区。
宣统三年(1911年)10月30日,发动了昆明起义(重九起义),组建云南大汉军政府,同月27日、及11月1日先后爆发了腾越、滇南起义,三次起义都取得了胜利,全省迅速光复。
民国创立,省自为政,协饷停止,在民国初期及蔡锷任军都督时期,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开源节流, 整顿财政。民国四年(1915年)2月25日,蔡锷、唐继尧等领导发动了护国运动。民国十七年(1928年),废道设省。民国政府对云南土司采取怀柔政策,并未进行强制性改土归流。
民国十八年(1929年),蒋介石任命龙云为云南省政府主席等,以龙云为首的云南地方实力派统治在云南确立。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云南成为全国抗战的大后方,是安置内迁企业和发展战时工业的基地,云南先后派出20万云南军队开赴台儿庄、武汉等前线抗战,投入10万多民工抢修滇缅公路。1942年,日军占领东南亚后,云南联结东南亚的滇越铁路、滇缅公路相继 中断,云南对外贸易量锐减。云南作为战略物资的重要输入线,传统驿运有所恢复。缅甸沦陷后,开辟中印航空线,同时开筑中印公路。
1944年5月开始,中国军队浴血反攻,相继收复腾龙地区。
鸦片战争后,法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法会订越南条约》,将云南划为法国的势力范围,蒙自、蛮耗、河口等地被划为商埠,从领土主权、矿产开发到经济贸易等各个方面对云南边境进行侵略。法、英两国对云南的强侵豪掠,使得云南边境告急。
抗战胜利后,1945年10月,蒋介石免除龙云的云南省主席职务,龙云逃亡香港。 [36]中共云南地方党组织全面开展了组织、发动民众,武装夺取政权的斗争,组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桂滇黔边区纵队”。
1949年,在党的统一领导下,解放了61个县城,建立了14块根据地。同时,解放军野战军挥师南下。12月9日,卢汉率部在昆明起义,云南宣告和平解放。
1950年2月24日,云南完全获得解放。3月,云南省人民政府成立。
1951年3月,云南省第一个专区级民族民主联合政府宁洱专区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