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东南的弥勒,相比云南的大理丽江,不算出名,可弥勒的东风韵景区,我一定要安利给大家。东风韵中最显眼的就是里面宽肚窄颈的红砖建筑。航拍从空中看,彷佛一樽樽红土酒瓶摆在地上。走进这些建筑,你也会发现他们真的和酒有关。最大的那樽酒瓶建筑里,有满满一堵墙的陶瓷酒罐 ,诉说岁月匆匆,弥勒是葡萄产地,景区门口就有大量卖葡萄的小贩。弥勒的红酒文化起源于18世纪,一个法国传教士将玫瑰蜜葡萄种苗带来云南。

朝阳楼是建水古城东城门(迎晖门)的城门楼,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后历经数次重修,新中国成立后又历经1955年和2000年两次较大的重修,如今俨然成了建水古城的一大地标建筑。建水的筑城史可以追溯到南诏的惠历城,“建水”即为“惠历”之汉译,明初设临安卫后向东扩建土城为砖城,朝阳楼即是修建于这一时期,1958年建水拆除城墙,迎晖门及朝阳楼得以幸存。如今的朝阳楼内依然可以感受到岁月留下的痕迹,楼内仍然可见到鼎建及之后重建的年代,楼侧也保留有一明代大钟。巍峨挺拔的朝阳楼,有着“雄踞南疆八百里,堪称滇府第一楼”之盛誉。 值得一提的是,在朝阳楼正面的顶层檐下有“雄镇东南”之匾,传为清代书法家,石屏人涂日卓所书,是清代云南著名的四大榜书之一,也是唯一幸存下来的榜书。 到达建水时正好是年初二,当天晚上迎晖门前车水马龙,而迎晖门朝阳楼也有龙年主题的灯光秀,更显热闹非凡。

在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有个县级市,它是世界上少有的位于北回归线上的城市—一个旧,一个非旅游城市,初次知道个旧是因为电视剧《遇见王沥川》 来了才知道个旧是赫赫有名的世界锡都,享誉国内外;这里有中国第一条民营铁路个碧石铁路,也是全国唯一的寸轨铁路。个旧曾经非常繁华,历史和文化底蕴很值得探索,宜人的气候、便宜的房价也吸引了很多北方人在此定居、过冬。

朱家花园位于建水古城的翰林街中段,始建于光绪年间,前后经历30年,直到宣统年间才终告落成。据说朱家花园是朱朝瑛请工匠按照《红楼梦》里的大观园布局修建的,还借鉴了江南园林的布局方式,并有所突破,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雕梁画栋,陡脊飞檐,高雅精美,享有“西南边陲大观园”的美誉。若想体验一下“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 帘幕无重数”的话,可以在梅館、兰庭、竹园、菊苑选一处小住几日,感受一下清代生活起居的乐趣,同时谨记朱家家训哦,进门要“循规蹈矩”,出门要“谨言慎行”!

蚁工坊坐落于云南省建水县城五龙湖城市公园旁,系艺术家罗旭继昆明土著巢、弥勒东风韵之后,又一倾心力作。园区艺术氛围浓郁,寄托着艺术家心中儿童王国的理想形象。主体观赏的各种造型建筑,由方方正正的空心砖一块块拼接而成,能从砖块正中的洞里窥奇妙的世界。行走其中仿佛置身蚁穴,又如迷宫,一步一景,一座座无顶宫殿,在天空的彩绘下变换四季不同的风景。

梯田的层次感与曲线美之所以令人印象深刻,在于其独特的形态与结构。 梯田依山势而筑,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形成了强烈的立体感。每一层梯田都仿佛是大地的阶梯,一直延伸到天际,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层层叠叠的梯田仿佛是大地的指纹,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迷人的光彩。梯田的层次感与曲线美也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它们是农耕文明的结晶,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象征。在欣赏梯田美景的同时,游客可以深刻体验到农耕文化的魅力,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