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水节:
傣族泼水节。是流行于云南省傣族人民聚居地的传统节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泼水节又名"浴佛节"。源于印度,随着佛教在傣族地区影响的加深,泼水节成为一种民族习俗流传下来,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了。 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傣族泼水节为期三至四天。第一天为"麦日",类似于农历除夕。此时人们要收拾房屋,打扫卫生,准备年饭和节间的各种活动。
傣族泼水节。是流行于云南省傣族人民聚居地的传统节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泼水节又名"浴佛节"。源于印度,随着佛教在傣族地区影响的加深,泼水节成为一种民族习俗流传下来,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了。 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傣族泼水节为期三至四天。第一天为"麦日",类似于农历除夕。此时人们要收拾房屋,打扫卫生,准备年饭和节间的各种活动。
彝族火把节。彝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而火把节是彝族最出名的节日,火把节还有个外号叫东方狂欢节。在节日的那天晚上人们会举行盛大篝火晚会,人们会围着篝火唱歌跳舞。 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聚集在祭台圣火下,举行各式各样的传统节日活动。小伙们要效仿传说中的阿体拉巴,赛马、摔跤、唱歌、斗牛、斗羊、斗鸡。姑娘们则身着美丽的衣裳,撑起黄油伞,跳起“朵洛荷”、达体舞。在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莫过于彝家的选美了。年长的老人们要按照传说中阿体拉巴勤劳勇敢、英武神俊和阿什嫫善良聪慧、美丽大方的标准从小伙姑娘中选出一年一度的俊男和美女。
佤族摸你黑节。傣摸你黑”是远古时佤族先民用一种叫“娘布洛”的神药涂抹在人们,特别是小孩子的脸上,用于驱病,求得健康平安。“娘布洛”是佤语,传说是一种长生不老药,是由香泥土、锅底灰、牛血配制而成。被涂抹后先是泥土色,干燥后变成黑色。它具有防晒、养颜的功效,抹在脸上就像是做了面膜。 佤族民间还流传这样的说法:“抹在姑娘脸上,寄望姑娘越来越漂亮;抹在老人脸上,祝福老人长寿健康;摸在小孩脸上,希望小孩平安吉祥;摸在朋友脸上,期待友谊地久天长;摸黑满脸,代表开心永久、快乐永久。”
梨花会是白族传统盛会,在每年梨花盛开时节举行。阳春三月,遍布在剑川坝子里、坡地上、河谷间的座座梨园都披上了洁白雅致的素装,棵棵梨树上缀满了耀眼的白花。梨园里荡漾着美的韵味,在春风里摇曳的梨树枝条,仿佛向人们频频招手。 白族崇尚白色,相传这事惹恼的黑魔鬼,它施妖术把世间白色的东西全变成了黑色,梨树也枯死了。有一位名叫梨花的白族姑娘,历尽艰险取到了老君山白龙潭里的龙乳。他把龙乳喷在黑魔鬼的身上,黑魔鬼马上变成一块石头,枯死的梨树重新开出了耀眼的白花。为了纪念为民除害的梨花姑娘,于是人们每年都要举行梨花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