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灵山公园

黔灵山公园位于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枣山路187号,建于1957年 ,公园南接枣山路,东近八鸽岩路,东北有市北路,北至关刀岩、小关水库,西连长坡岭林场、七冲岭、三桥村及圣泉。距贵阳市中心1.5千米,面积426万平方米。
黔灵山公园是集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民俗风情和娱乐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因素有"黔南第一山"之称的黔灵山而得名。黔灵山由弘福寺、黔灵湖、三岭湾等六个大的浏览区构成,以山幽林密、湖水清澈为特色,集山、林、泉、湖、洞、寺、动物于一体,有“贵在城中,美在自然”之称。黔灵山前有麒麟洞、古佛洞、洗钵池等古迹,山上生长着1500余种树木花卉和1000多种药材。
青岩古镇

青岩古镇,位于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南部,距贵阳市中心城区29千米,距花溪城区12千米,为明清两代军事重镇。
青岩古镇城内面积3平方千米,景区规划总面积约5.8平方千米,街巷用石铺砌,民居也是石砌的围墙、柜台、庭院。镇容布局沿袭明、清格局,保存完好的朝门、腰门以及瓦屋面、重檐悬山、花木门,体现了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青岩古镇4条正街、26条小街和巷道遍布楼、台、亭、阁、寺、庙、宫、祠、塔、院等众多古迹。2005年9月,青岩古镇被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公布为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2017年2月,青岩古镇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夜郎谷

位于贵州贵安新区党武乡花溪大学城的夜郎谷喀斯特生态园是一个独领风骚的神秘之谷。整个生态园孕育在峡谷之中,占地200000平方米,与之相对的斗篷山相传曾是夜郎王后继金竹司的住所。山顶上仍保留着古夜郎屯堡的遗址,夜郎谷也因此得名。据史料记载:斗篷山就是古夜郎国道府夜郎邑的辖地。夜郎王后裔金筑府所在地。斗篷山顶还保留着古夜郎城墙屯堡的残垣断壁。斗篷山不仅有丰富的古夜郎国历史文化内涵,而且有风光绮丽的古态旅游资源。目前夜郎谷归属贵州财经大学
西普陀寺

贵阳西普陀寺,原名白云寺,始建于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以前,迄今已有三百余年历史。 史载,临济正宗密云圆悟大师,嗣法弟子灵药慧安禅师传黔中,度化甚广,其法嗣西识老和尚开山创建贵阳白云寺,而密云圆悟大师法嗣破山海明禅师之再传弟子赤松老和尚开山创建了贵阳黔灵山弘福寺,成为康熙年间贵州弘法的两段佳话。清末民初,白云寺毁于战火。 公元2005年秋,藏青法师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下,亦嗣上本下焕恩师临济宗法,为禅宗临济正宗第四十五代传人,也嗣上佛下源恩师云门宗法,为禅宗云门正宗第十四代传人。征得政府领导及广大信众同意,将白云古刹定为观音菩萨道场——并定名为西普陀寺,黔中四众踊跃欢喜。
西普陀寺的设计与修建,充分体现了园林艺术与佛教文化建筑艺术,寺院座北朝南,前有广场、牌坊,后依青山绿水而建造的天然石壁雕刻塑像,中轴线上主建筑有天王殿、大悲殿、大雄宝殿、藏经楼、卧佛殿,左右两侧钟楼、鼓楼、地藏殿、伽蓝殿、药师殿、弥陀殿、禅堂、佛学研究所、方丈院、贵宾楼、荷花池、菩提桥、办公楼、龙井瀑布、普陀花园、送子观音阁、石窟滴水观音洞、石窟财神洞、斋堂、素斋楼、弘法楼、喫茶坊、园林古树建筑艺术群。殿堂内供奉有红木、樟木、楠木、玉石精雕释迦牟尼佛、迦叶、阿难、六百罗汉、卧佛、文殊、普贤、地藏、伽蓝、西方三圣、东方三圣、千手观音、三十二应、十二缘觉、十二药叉大将、四大天王、天观弥勒、韦驮、哼哈二将、五子弥勒、大佛足等。
天河潭

天河潭旅游度假区位于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石板镇,是以典型喀斯特自然风光为主、历史名人隐士文化为辅的风景名胜区,距贵阳市中心24公里,距花溪13公里,总面积为15平方公里。
天河潭旅游度假区具有河谷曲拐,沟壑险峻的地貌特征,融山、水、洞、潭、瀑布、天生桥、峡谷、隐士为一体。 山中有洞,洞中有水,洞行山空,空山闻水声,碧潭衍飞瀑,纵横密布,形态各异。有贵州山水浓缩盆景的美称,被谷牧誉为“黔中一绝”。经过升级改造后,天河潭现增游客服务中心、太阳广场、贵阳故事街、滨水休闲区、五色花海、户外婚庆草坪等区域,并配套文化娱乐、餐饮购物、休闲度假、商务会议、民俗体验、户外婚礼等多元化服务。 全新打造的水秀景观,将现代科技元素与水文化相结合,呈现“白天一景、晚上一秀”的 美景。